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杜仲葉茶加工的基本要求、加工工藝、包裝和貯存。
本文件適用于杜仲葉茶的加工。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裝儲運圖示標志
GB 4806.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陶瓷制品
GB 4806.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紙和紙板材料及制品
GB 4806.9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
GB 5749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 77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GB 9683 復合食品包裝袋衛生標準
GB 1488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
GB/T 30375 茶葉貯存
GB/T 32744 茶葉加工良好規范
GH/T 1070 茶葉包裝通則
GH/T 1077 茶葉加工技術規程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杜仲葉茶
以鮮杜仲葉為原料,經挑揀、清洗、切片、攤晾、殺青、初烘、混堆、揉捻、干燥、后熟、提香、篩分、包裝加工制成的杜仲葉茶。
4 基本要求
4.1 原料
4.1.1 采摘鮮杜仲葉,采摘后應防止堆積擠壓,及時加工處理。
4.1.2 清洗用水應符合GB 5749的規定。
4.2 加工場地
4.2.1 加工場地應滿足交通、水電、通訊等條件的便利性。
4.2.2 加工場地周圍不得有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距離垃圾場、畜牧場、醫院1000m以上,距離交通主干道100m以上。
4.2.3 加工場所內環境整潔、干凈、無異味。道路應鋪設硬質路面,排水系統通暢。其他要求應符合GH/T 1077的規定。
4.3 加工設備
4.3.1 應使用竹、木、藤等無異味、無毒、無害材料,加工設施、器具和工具應符合GB/T 32744的規定。
4.3.2 設備設施布局合理,符合工藝要求。
4.4 衛生要求
應符合GB 14881的規定。
5 加工工藝
5.1 挑揀
將鮮杜仲葉攤開,挑出枯黃、畸形、不完整的葉片和異物。
5.2 清洗
清洗杜仲葉,均勻攤于潔凈器具上,適時輕翻,晾至葉表無水分。
5.3 切片
將洗凈的杜仲葉切成寬1.5cm左右的條塊。
5.4 攤晾
將切好的杜仲葉均勻攤于潔凈器具上,厚度2cm~3cm,攤晾時間2h~3h,適時輕翻,以葉質變軟、青氣漸失為宜。
5.5 殺青
采用蒸汽殺青,溫度控制在105℃~110℃,時間20min左右;也可根據殺青機的技術參數確定投料量和殺青時間,殺青溫度控制在230℃~250℃。以清香氣溢出,手握成團,呈現暗綠色為宜。
5.6 初烘
將殺青后的杜仲葉在55℃~60℃初烘,蒸汽殺青的杜仲葉初烘時間控制在6h左右;殺青機殺青的杜仲葉初烘時間控制在2h左右。水分降至40%~45%。
5.7 混堆
將初烘后的杜仲葉裝在密閉的容器中室溫下堆放6h左右。
5.8 揉捻
將混堆后的杜仲葉放入揉捻機,轉速40r/min~50r/min,揉捻5min。揉捻至手感柔軟、蜷縮成團。
5.9 干燥
將揉捻好的杜仲葉進行干燥,溫度控制在55℃~60℃,時間10h左右,水分控制在10%~13%。
5.10 后熟
將干燥好的杜仲葉保持通風,放置30d左右后熟,增加香味。
5.11 提香
后熟結束后,將茶坯置于120℃~130℃保持60min左右,水分控制在6%~8%。
5.12 篩分
根據杜仲葉茶坯顆粒大小不同,用篩分機將杜仲葉茶坯篩選為不同規格。
6 包裝
紙袋、紙罐和內襯紙應符合GB4806.8的規定;復合食品包裝袋應符合GB 9683的規定;塑料袋、塑料罐和內襯塑料薄膜應符合GB 4806.7的規定;鋁、鐵罐應符合GB 4806.9的規定;陶、瓷罐應符合GB 4806.4的規定。其他包裝應選擇無異味、無毒無害材料制成,符合GH/T 1070及國家有關規定。
包裝標識標簽應符合GB/T 191、GB 7718及其他相關規定。
7 貯存
產品應貯存在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倉庫內,符合GB/T 30375的規定。
以上為標準部分內容,如需看標準全文,請到相關授權網站購買標準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