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潔凈廠房位置選擇和總平面布置
1 潔凈廠房位置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并經技術經濟方案比較后確定:
(1)應在大氣含塵和有害氣體濃度較低、自然環境較好的區域。
(2)應遠離鐵路、碼頭、飛機場、交通要道以及散發大量粉塵和有害氣體的工廠、貯倉、堆場等有嚴重空氣污染、振動或噪聲干擾的區域。當不能遠離嚴重空氣污染源時,應位于最大頻率風向上風側,或全年最小頻率風向下風側。
(3)應布置在廠區內環境清潔,人流、物流不穿越或少穿越的 地段。
2 對于兼有微振控制要求的潔凈廠房的位置選擇,應實際測定周圍現有振源的振動影響,并應與精密設備、精密儀器儀表容許振動值分析比較后確定。
3 潔凈廠房新風口與交通干道邊沿的最近距離宜大于50m。
4 潔凈廠房周圍宜設置環形消防車道,也可沿廠房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
5 潔凈廠房周圍的道路面層應選用整體性能好、發塵少的材料。
6 潔凈廠房周圍應進行綠化。可鋪植草坪,不應種植對生產有害的植物,并不得妨礙消防作業。
二、工藝平面布置和設計綜合協調
1 工藝平面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工藝平面布置應合理、緊湊。潔凈室或潔凈區內應只布置必要的工藝設備,以及有空氣潔凈度等級要求的工序和工作室。
(2)在滿足生產工藝和噪聲要求的前提下,對空氣潔凈度要求嚴格的潔凈室或潔凈區宜靠近空氣調節機房,空氣潔凈度等級相同的工序和工作室宜集中布置。
(3)潔凈室內對空氣潔凈度要求嚴格的工序應布置在上風側, 易產生污染的工藝設備應布置在靠近回風口位置。
(4)應考慮大型設備安裝和維修的運輸路線,并預留設備安裝口和檢修口。
(5)不同空氣潔凈度等級房間之間聯系頻繁時,宜設有防止污染的措施,如氣閘室、傳遞窗等。
(6)應設置單獨的物料入口,物料傳遞路線應最短,物料進入潔凈室(區)之前應進行清潔處理。
2 潔凈廠房的平面和空間設計應滿足生產工藝和空氣潔凈度等級要求。潔凈區、人員凈化、物料凈化和其他輔助用房應分區 布置,并應與生產操作、工藝設備安裝和維修、管線布置、氣流流型以及凈化空調系統等各種技術設施進行綜合協調。
3 潔凈廠房內應少設隔間,但在下列情況下應進行分隔:
(1)按生產的火災危險性分類,甲、乙類與非甲、乙類相鄰的生產區段之間,或有防火分隔要求者。
(2)按產品生產工藝需要有分隔要求時。
(3)生產聯系少,并經常不同時使用的兩個生產區段之間。
4 在滿足生產工藝和空氣潔凈度等級要求的條件下,潔凈廠房內各種固定技術設施的布置,應優先考慮凈化空調系統的要求。固定技術設施包括送風口、照明器、回風口、各種管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