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小茴香籽的分類、質量指標、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志和儲運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小茴香籽及粉產品的質量評定和貿易。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GB276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GB276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GB 4789.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沙門氏菌檢驗
GB 4806.7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塑料材料及其制品
GB 4806.9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其制品
GB 5009.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水分的測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灰分的測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鉛的測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GB 9683 復合食品包裝袋衛生標準
GB/T 30385 香辛料和調味品揮發油含量的測定
GB/T 12729.1 香辛料和調味品名稱
GB/T 12729.2 香辛料和調味品取樣方法
GBT 12729.3 香辛料和調味品分析用粉末試樣的制備
GB/T 12729.5 香辛料和調味品外來物含量的測定
GB/T 15691 香辛料調味品通用技術條件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 75 號(2005)《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
3 術語和定義
3.1 小茴香
拉丁學名 Foeniculum vuLgare Mill.,主產于內蒙古、甘肅、山西等地區。傘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實。為雙懸果,呈圓柱形,有的稍彎曲,長 4~8mm,直徑 1.5~2. 5mm。表面黃綠色或淡黃色,兩端略尖,頂端系留有黃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時有細小的果梗。分果呈長橢圓形,背面有縱棱 5 條,接合面平坦而較寬。橫切面略呈五邊形,背面的四邊約等長。有特異香氣,味微甜、辛。
3.2 小茴香整粒
收獲后的小茴香籽經過挑選后的整粒。
3.3 小茴香粉
由干燥的小茴香果實研碎后得到的粉狀產品。
3.4 外來異物
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或者引起強烈不適的外來物質,如玻璃、金屬、沙石、動物排泄物、昆蟲及其肢體、人畜毛發,以及原料攜帶的植物草莖,生產過程中的包裝材料脫落物如線、繩、紙片等。
3.5 同質異物
內源(性)異物,不屬于 3.4 的各種非本品物質,包括來自小茴香本身的莖葉根等。
4 質量指標
4.1 顏色
小茴香籽整粒: 淡黃色-淡綠色。小茴香粉:淺綠色至淺棕色。
4.2 風味
濃郁的小茴香氣味,不得含有異味及其它產品的氣味。
4.3 基本理化標準
項目 | 小茴香籽 | 小茴香粉 | 檢驗方法 |
水分(質量分數,干基)/% | ≤12 | ≤12 | GB 5009.3 真空干燥法 |
總灰分(質量分數,干基)/% | - | ≤10 | GB 5009.4 |
酸不溶性灰分(質量分數,干基)/% | - | ≤4 | GB 5009.4 |
揮發油(干基)/(mL/100g) | ≥1.0 | ≥1.0 | GB/T 30385 |
不揮發性乙醚提取物 | ≥12 | ≥12 | GB/T 12729.12 |
外來異物 | 無 | 無 | GB/T 12729.5 |
同質異物(質量分數)/% | ≤2 | - | GB/T 12729.5 |
4.4 污染殘留及食品安全標準
4.4.1 農藥殘留符合 GB 276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4.4.2 污染物(重金屬)符合 GB 276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4.4.3 真菌毒素符合 GB 276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4.4.4 添加劑(色素)符合 GB 276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5 試驗方法
5.1 取樣方法及試樣制備
按照 GB/T 12729.2 執行。粉末試樣制備按 GB/T 12729.3 執行。
5.2 感官檢驗
在清潔干燥,無異味場所,明亮不直射的自然光或相當于自然光的室內條件下,取適量樣品置于白瓷盤中觀察,樣品的顏色、異色粒,粒形、整體外觀。
以上為標準部分內容,如需看標準全文,請到相關授權網站購買標準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