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朝天椒辣椒干的定義、質量指標、分級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貯藏及運輸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貴州范圍內朝天椒(錐形、指形、球形)辣椒干的生產和經營。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 276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GB 276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GB 5009.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灰分的測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GB/T 12729.2 香辛料和調味品 取樣方法
GB/T 12729.12 香辛料和調味品 不揮發性乙醚抽提物的測定
GB 1488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
GB 2805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
JJF 1070 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朝天椒辣椒干
錐形、指形、球形等果形,椒果朝天(朝上或斜朝上)生長的紅辣椒經過干制形成的產品。不含紅辣椒加工后干制和干制后再加工的產品。
3.2
果長
辣椒干體長—從果頂至基部的距離。
3.3
果寬
辣椒干體寬—辣椒干最寬處的距離。
3.4
異味
辣椒干本身氣味以外的不正常氣味。
3.5
色澤
本品種干制后特有的顏色和光澤。
3.6
霉斑椒
表面或內部有霉跡的辣椒干。
3.7
霉變椒
辣椒干生霉而導致變質的辣椒干。
3.8
黑斑椒
辣椒受病蟲危害、生理傷害、環境變化等不良因素傷害后,呈現的黑斑、黑點。
3.9
白殼
椒體紅色消退呈燥狀的黃白色,肉質消失呈輕飄的薄片為白殼。
3.10
黃梢
辣椒干頂部紅色消減呈干燥的黃色或淡黃色為黃梢。
3.11
花殼
椒體以紅色為主,但部分紅色減退顯黃色、白色的間雜斑塊為花殼。
3.12
蟲蝕椒
椒體被蟲啃食、蛀蝕和內部附有蟲尸或其污染物。
3.13
不完善椒
霉變椒、霉斑椒、白殼、花殼、黃梢、黑斑椒、蟲蝕椒的統稱。
3.14
斷裂椒
斷損而未變質的辣椒干。
3.15
異品種椒
不屬于本品種或形狀與本品種有顯著差異的辣椒干。
3.16
未成熟椒
指辣椒果實沒有完全轉紅,經干燥后椒體帶有灰綠色的辣椒干。
4 質量指標、分級要求及檢驗方法
4.1 理化指標及檢驗方法
應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理化指標及檢驗方法
項 目 | 指 標 | 檢驗方法 |
水分/(g/100g) | ≤14 | 按GB 5009.3 的規定執行 |
總灰分/(g/100g) | ≤8 | 按GB 5009.4(第一法)的規定執行 |
酸不溶灰分/(g/100g) | ≤1.6 | 按GB 5009.4(第三法)的規定執行 |
不揮發乙醚提取物(干態)/(g/100g) | >12 | 按GB/T 12729.12 的規定執行 |
以上為標準部分內容,如需看標準全文,請到相關授權網站購買標準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