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陳年茶感官審評條件、方法、審評結果與判定。
本文件適用于陳年茶的感官審評。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8302 茶 取樣
GB/T 14487 茶葉感官審評術語
GB/T 18797 茶葉感官審評室基本條件
GB/T 23776-2018 茶葉感官審評方法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陳年茶 aged tea
在陰涼、干燥、通風、無異味的環境條件下,相對密封避光貯存,經自然陳化,其品質特征應明顯
區別于新茶,且具陳韻特質,并能滿足質量安全要求的茶葉。
3.2
自然陳化 natural aging
未采取非正常人為干預其陳化進程的倉儲陳化過程。
注:非正常人為干預指高溫、高濕、烘焙等,如人工做舊。
3.3
陳化度 aging degree
陳年茶以自然陳化的方式,在色、香、味等感官上表現出來的陳韻品質的強弱程度。
3.4
陳純度 degree of aged purity
陳年茶倉儲條件與控制水平的優良程度在產品感官上的優劣表現。
3.5
陳韻 falvor of aged tea
陳年茶經過自然陳化所產生的、不同于新茶的感官風味。
注:香氣以陳香為主,兼具陳果香、陳蜜香、梅香、棗香、藥香、參香、木香等香型,滋味以“陳醇潤活”為主要特征,令人愉悅,并具良好的品鑒性的特質。
3.6
潤活度 degree of moistening
干茶的潤澤自然程度、滋味的醇潤甘活程度。
3.7
通透度 degree of permeability
茶湯色澤濃且清澈明亮的綜合表現。
3.8
活性度 degree of freshness
葉底柔韌性良好、色澤轉化自然的程度。
3.9
品鑒性 characteristics of tasting
陳年茶在品質上具有的愉悅感、陳韻豐富度及獨特品質風格類型等帶來的品飲特性。
注:品飲特性表現為湯色的濃重與通透、香氣與滋味的純正并具豐富陳韻、葉底的活性度等。
4 審評條件
感官審評環境應符合GB/T 18797的規定,審評設備、審評用水、審評人員應符合GB/T 23776-2018的規定。
5 審評方法
5.1 取樣方法
按照GB/T 8302 規定執行。
5.2 審評內容
5.2.1 審評因子
按照陳年茶的外形、陳純度、陳化度和品鑒性四項因子進行。
5.2.2 審評因子的審評要素
5.2.2.1 外形
審評干茶的形狀、色澤、香氣。形狀以相應的產品標準中外形要求為依據,審評其優劣;色澤審評其色度與潤活度;香氣審評其陳香純正程度,做為陳純度因子的輔助判定。
5.2.2.2 品鑒性
審評其香氣、滋味為主,湯色、葉底為輔。香氣審評其濃度、類型、愉悅度;滋味審評其醇厚度、潤活度等;湯色審評其通透度;葉底審評其活性度。
5.2.2.3 陳純度
審評其香氣、滋味的陳化純正與自然程度。
5.2.2.4 陳化度
審評其陳韻特征及陳化程度。
5.3 審評方法
5.3.1 外形審評
按照GB/T 23776-2018規定的形狀與色澤的審評方法執行。
5.3.2 茶湯制備
取代表性茶樣,陳年烏龍茶6.0g,其他茶類4.0g,按表1中相應的參數,按湯色、香氣、滋味、葉底的順序逐項審評。
表1 陳年茶感官審評技術參數
類別 | 茶水比 | 沖泡次數(次) | 沖泡時間(min) | 沖泡水溫(℃) | 沖泡器具 |
陳年烏龍茶 | 6:110 | 3 | 2/3/5 | 100 | 蓋碗 |
陳年白茶 | 4:150 | 2 | 2/5 | 100 | 柱形杯 |
陳年紅茶 | 4:150 | 2 | 2/5 | 100 | 柱形杯 |
陳年綠茶 | 4:150 | 2 | 2/5 | 100 | 柱形杯 |
陳年花茶 | 4:150 | 2 | 2/5 | 100 | 柱形杯 |
注:陳年緊壓茶解散混合均勻后按該方法執行。 |
5.3.3 陳純度、陳化度、品鑒性審評方法
5.3.3.1 陳年烏龍茶
第一泡審評湯色、陳純度為主;第二泡審評香氣、滋味為主;第三泡審評陳韻的持久性;陳化度以三泡內質綜合審評。
5.3.3.2 陳年白茶、陳年紅茶、陳年綠茶、陳年花茶
以上為標準部分內容,如需看標準全文,請到相關授權網站購買標準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