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效及超高效濾料性能試驗方法油霧法試驗原理
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用渦輪機油通過汽化一冷凝式油霧發生爐人工發生油霧氣溶膠,氣溶膠粒子24的質量平均直徑范圍應為0.28 μm~0.34 μm。使與空氣充分混合的油霧氣溶膠通過受試濾料,采用油霧儀測量濾料過濾前、后的氣溶膠散射光強度。散射光強度大小與氣溶膠濃度成正比,由此求出受試濾料的過濾效率。
2. 高效及超高效濾料性能試驗方法油霧法試驗裝置
油霧法濾料性能檢測試驗裝置由發霧裝置和試驗裝置兩部分組成。發霧裝置可采用噴霧式油霧發生器或汽化一凝聚式油霧發生器,采用噴霧式油霧發生器的試驗裝置示意圖見圖1。
說明:1-氣水分離器;2-穩壓閥;3-空氣過濾器;4-空氣加熱器;5-油霧發生器;6-加熱電爐:7-螺旋分離器;8-混合器;9-濾料夾具;10-光電霧室;11-透過率測定儀;12-流量計:13-氣壓表。
圖1 油霧法濾料性能檢測試驗裝置示意圖
2.1 發霧裝置
噴霧式油霧發生器和汽化一凝聚式油霧發生器應滿足附錄H的要求。
2.2 測量裝置
測量裝置由光電霧室和透過率測定儀組成。
2.3 發霧參數
油霧法濾料試驗裝置的油霧發生應滿足以下要求:
a) 發霧裝置應生成具有一定大小分布、質量平均直徑為0.28μm~0.34 μm油霧,可通過控制壓縮空氣的壓力、空氣加熱器的溫度、加熱電爐加熱油霧發生爐的溫度和發霧劑的量,同時調節螺旋分離器的位置等參數控制所需要的油霧濃度和油霧粒子的質量平均直徑。當發霧參數固定時,油霧氣溶膠的粒徑大小分布和濃度基本保持不變。
b) 發霧劑應采用黏度等級為32或46的渦輪機油,質量應滿足GB 11120的相關要求。
c) 濃度為1000mg/m3的油霧發霧參數:噴霧空氣壓力應為120kPa、空氣加熱溫度應為(92±2)℃、水浴溫度應為95℃~100℃、油量應為100mL。當以上發霧參數不穩定時,可使用螺旋分離器對油霧濃度和分散度進行適當微調。
2.4 流量控制
油霧法濾料試驗裝置的流量控制應滿足以下要求:
a)進入光電霧室的潔凈空氣流量范圍應為5 L/min~7L/min或按儀器說明書要求確定;
b)進入光電霧室的油霧取樣流量范圍應為3L/min~5L/min或按儀器說明書要求確定;
c)油霧流從霧嘴噴出,應在霧室中始終成圓柱體,且霧室中應無混濁或殘留油霧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