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空氣過濾器材料、結構與生產環境如下:
1. 高效空氣過濾器材料
1.1 基本要求
過濾器防火性能應符合其應用環境的防火要求,所使用的材料應保持性能穩定、不產塵。當有耐腐蝕要求時,所使用的材料應具有相應的防腐性能。
1.2 濾料
1.2.1 濾料的透過率和阻力應符合本標準中同類過濾器濾料的性能要求。
1.2.2 濾紙抗張強度測定應符合GB/T 12914的規定,其縱向抗張強度應不小于0.7kN/m,橫向抗張強度應不小于0.5kN/m。
1.2.3 濾料在(3.5±0.2)kPa壓力下的厚度不宜超過0.40mm,且應均勻無硬塊,濾料表面不應有裂
紋、擦傷、針孔和色斑等。
1.2.4 濾料的釋氣性能應滿足應用環境的特殊要求。
1.2.5 濾料其他性能應符合JG/T404的相關規定。
1.3 邊框
1.3.1 邊框材料應具有滿足要求的強度和剛度,材料厚度應根據材質和邊長選定。
1.3.2 當采用以下材料時,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并應采取相應的防銹或防腐措施:
a) 冷軋鋼板應符合GB/T 3274的規定,厚度應為1.0mm~2.0mm,成型焊接后應鍍鋅、噴塑或采取其他防銹措施;
b) 鋁合金板應符合GB/T 3880.1和GB/T 3880.2的規定,厚度宜為1.5mm~2.0mm;
c) 不銹鋼板應符合GB/T 3280的規定,厚度應為1.0mm~2.0mm。
1.3.3 當應用環境具有特殊要求時,應選用符合要求的其他材料。
1.4 分隔板與分隔物
有隔板過濾器的分隔板可采用鋁箔等;無隔板過濾器的分隔物可采用玻璃纖維紙條等。分隔材料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
1.5 黏結劑和密封膠
1.1 黏結劑用于濾料的拼接、修補及密封墊與框架的粘接,其剪力強度和拉力強度應高于濾料的相應值。
1.2 密封膠用于濾芯與框架的密封,應能在常溫、常壓下固化,且應保證過濾器在終阻力條件下運行時不開裂、不脫膠并具有彈性。
1.3 黏結劑和密封膠的防火性能應滿足應用環境的要求,其釋氣性能應滿足應用環境的特殊要求。
1.6 密封墊
1.6.1 密封墊應選用有彈性且不易老化的閉孔材料,其性能應滿足GB/T 531.1的規定,用邵爾AO型硬度計測得的硬度應為28±5。
1.6.2 按照GB/T 6669的相關規定,密封墊壓縮永久變形應不大于60%(60%,22h,70℃)。
1.6.3 密封墊的釋氣性能應能滿足特殊應用環境的要求。
1.7 防護網
防護網可采用不銹鋼拉板網、沖孔板、點焊鍍鋅鐵絲網、點焊不銹鋼絲網和噴塑鋼板網等。
2. 高效空氣過濾器結構
2.1 濾芯
2.1.1 有隔板過濾器濾芯
當濾芯固定在框架中時,分隔板應露出濾料褶痕3mm~5mm,且縮入框架端面5mm~8mm。
2.1.2 無隔板過濾器濾芯
當濾芯固定在框架中時,濾料和分隔物應縮入框架端面3mm~5mm。
2.2 邊框
2.2.1 邊框結構應堅固,應有足夠的剛性和整體穩定性。
2.2.2 邊框四角和拼接處不應松動,黏結劑和密封膠不應脫膠、開裂,濾料在邊框中不應松動和變形。
2.2.3 邊框邊寬應為15mm~20mm。對邊長不小于600mm的過濾器,框架邊框寬度宜為20mm。
2.3 密封墊
2.3.1 密封墊斷面應采用長方形(寬度宜大于15mm且不應超出邊框,厚度應為5mm~8mm)或半圓形(直徑宜為15mm),長方形斷面密封墊粘接面和密封面應去皮。
2.3.2 密封墊應整體或拼接成形,拼接應在拐角處,且宜采用Ω型或燕尾型連接方式,連接處應使用黏結劑粘接牢固。整個密封墊的拼接應不超過4處。
2.3.3 密封墊與邊框應粘接牢固,密封墊的內外邊緣不應超過邊框的內外邊緣。
2.4 液槽密封
對采用液槽密封方式的過濾器,所使用的非牛頓流體密封材料的性能應保證在工作溫度下不流淌且柔韌。刀口高度應與液槽深度相匹配,刀口高度、液槽深度應根據過濾器使用時的面風速和過濾器終阻力確定。
2.5 濾料拼接和修補
2.1 每臺有隔板高效空氣過濾器的濾料拼接接頭應不超過1個;超高效過濾器的濾料不應有拼接接頭。
2.2 用搭接方式拼接兩塊濾料時,搭接寬度應不小于13mm。
2.3 搭接接口不應設置在濾料折疊的轉彎處。
2.4 每個修補面積宜不超過20mmx20mm,修補的總面積不應超過過濾器端面凈面積的1%。
3. 高效空氣過濾器生產環境
過濾器的生產環境條件應保證過濾器生產全過程(至裝箱時)不受污染。高效空氣過濾器組裝車間室內的空氣潔凈度等級宜達到8級,超高效空氣過濾器組裝車間室內的空氣潔凈度等級宜達到7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