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孜然的分類、質量指標、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志和儲運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孜然及孜然粉的質量評定和貿易。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GB 276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GB 276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GB 7718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GB/T 12729.1 香辛料和調味品名稱
GB/T 12729.2 香辛料和調味品取樣方法
GB/T 12729.5 香辛料和調味品外來物含量的測定
GB/T 15691 香辛料調味品通用技術條件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 75 號(2005)《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
3 術語和定義
3.1 孜然:
拉丁文名( Cuminum cyminum L.),主產于中國新疆、印度、埃及、埃塞俄比亞、伊朗、蘇聯、地中海地區、北美地區。又名:枯茗、孜然芹,在南疆俗稱小茴香。與植物學定義
的小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P.miller(英文 fennel)不同。
3.2 孜然整粒
孜然由 Cuminum cyminum L.的果實組成,果實帶有兩個相連的延伸分果瓣, 分果瓣大小依來源不同而有所差異,呈淺暗灰色至淡棕色,帶有五條細淺主棱紋和四條寬的深色次棱紋。
3.3 孜然碎
由干燥的孜然果實破碎后形成的顆粒狀或顆粒與粉末混合狀。
3.4 孜然粉
由干燥的孜然果實研碎后得到的粉狀產品。
3.5 外來異物
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或者引起強烈不適的外來物質,如玻璃、金屬、沙石、動物排泄物、昆蟲及其肢體、人畜毛發,以及原料攜帶的其它植物草莖,生產過程中的包裝材料脫落物如線、繩、紙片等。
3.6 同質異物:
內源性異物,不屬于 3.5 的各種非本品物質,包括來自孜然本身的莖葉根等。
4 質量指標
4.1 顏色
孜然整粒: 印度孜然為棕褐色,國產孜然為淺黃綠色。孜然碎:淺黃綠色至棕色。
孜然粉:淺黃綠色至淡棕色
4.2 風味
濃郁的孜然氣味,不得混雜其它產品的氣味。
4.3 基本理化標準
表1 理化指標
項目 | 指標 | 檢驗方法 | |
整粒 | 碎、粉 | ||
水分(干基)/(ml/100g)≤ | 12 | 12 | GB 5009.3第三法 |
總灰分(干基)%≤ | 10 | 10 | GB 5009.4第一法 |
酸不溶性灰分(干基)%≤ | 4 | 4 | GB 5009.4第三法 |
揮發油/(ml/100g)≥ | 1.5 | 1.3 | GB/T 17527 |
不揮發性乙醚提取物(g/100g)≥ | 12 | 12 | GB/T 12729.12 |
外來異物 | 無 | 無 | GB/T 12729.5 |
同質異物(質量分數)/% | ≤2 | 0.5 | GB/T 12729.5 |
4.4 微生物
沙門氏菌:不得檢出/5*25g(用于即食產品)。
4.5 污染殘留及食品安全標準
4.5.1 農藥殘留符合 GB276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4.5.2 污染物(重金屬)符合 GB276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4.5.3 真菌毒素符合 GB276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4.5.4 添加劑(色素)符合 GB276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5 試驗方法
5.1 取樣方法及試樣制備
按照 GB/T 12729.2 執行。粉末試樣制備按 GB/T 12729.3 執行。
5.2 感官檢驗
在清潔干燥,無異味場所,明亮不直射的自然光或相當于自然光的室內條件下,取適量樣品置于白瓷盤中觀察,樣品的顏色、異色粒,粒形、整體外觀。
5.3 口味評定
以上為標準部分內容,如需看標準全文,請到相關授權網站購買標準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