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花椒主要病蟲害的術語定義、種類、調查方法和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本標準適用于陜西省花椒栽培區花椒主要病蟲害防控。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8321.4-2006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四)
GB/T 8321.8-2008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八)
GB/T 8321.9-2009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九)
GB/T 8321.10-2018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十)
DB61/T 72.3 花椒豐產栽培技術規程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標準地 standard plot
指按照病蟲害調查要求所選擇的具有代表性(如不同花椒品種、樹齡、立地條件及栽植類型等)的花椒樹園或花椒林樣地。
3.2
病情指數 disease index
是綜合考慮植物病害發病率與嚴重度的病害統計指標。
3.3
蟲口密度 density of insect population
單位植株或單位葉面積上的昆蟲數量。
4 花椒主要病蟲害種類
4.1 花椒主要病蟲害見表 1。
表1 花椒主要病蟲害種類
病蟲害名稱 | 病原菌、害蟲學名 | |
花椒主要病害 | 花椒銹病 | Coleosporium zanthoxylum Diet. et Syd. |
花椒落葉病 | Marssonina zanthoxyli Chona et Munjul | |
花椒葉霉病 | Pseudocercospora zanthoxyli (Cooke) Guo & Lui | |
花椒干腐病 | Fusarium zanthoxylum Zhou, Aoki, O'Donnell & Cao;Fusarium continuum Zhou, Aoki, O'Donnell & Cao; 有性型:Gibberella pulicaris (Fr.) Sacc. | |
花椒根腐病 | Fusarium solani (Mart.) Sacc. f. sp. zanthoxyli Sakurai et Matuo | |
花椒疫霉病 | 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Phytophthora multivora Scott & Jung | |
花椒枯梢病 | Phoma hedericola (Dur. et Miol.) Boerema | |
花椒主要蟲害 | 花椒窄吉丁 | Agrilus zanthoxylumi Hou et Feng |
花椒虎天牛 | Clytus validus Fair. | |
復紋狹天牛 | Stenhomalus complicatus Gressitt | |
花椒跳甲 | Podagricomela shirahatai (Chujo);Podagricomela cuprea Wang | |
棉蚜 | Aphis gossypii Glover | |
桑盾蚧 | Pseudaulacaspis pentagona Targioni |
4.2 花椒主要病蟲害鑒別特征見附錄A。
5 病蟲害調查
5.1 調查取樣方法
5.1.1 每個調查區(鄉或村)設標準地 3 塊~5 塊(約占調查總面積或總株數的 5%)。
5.1.2 每塊標準地調查椒樹 20 株~100 株(枝干病蟲害調查株數一般不少于 40 株)。
5.1.3 按平行線法在標準地內選 2 行~3 行,各行每隔 2 株~3 株選取 1 株調查;行數多、成片大面積花椒園可采用雙對角線法選取調查株。
5.1.4 葉部病蟲害按被調查株樹冠的東、西、南、北 4 個方向及上、中、下 3 個部位隨機摘取花椒復葉 10 個~15 個,統計小葉上的孢子堆或病斑數。
5.1.5 枝干病蟲害按東、西、南、北 4 個方向及中、下部位隨機選取一定范圍內的 3 個~5 個花椒枝干統計其病斑或蟲口數。
5.2 調查時間
各類病蟲害調查時間見表2。
表2 花椒主要病蟲害調查時間
病蟲害名稱 | 調查時間 |
花椒銹病、葉霉病 | 7 月下旬~9 月上中旬 |
花椒落葉病 | 8 月中旬~9 月上中旬 |
花椒枯梢病 | 7 月~8 月 |
花椒干腐病與花椒窄吉丁 | 4 月下旬~9 月 |
花椒根腐病、疫霉病 | 6 月~8 月 |
花椒虎天牛 | 4 月中下旬~7 月中旬 |
復紋狹天牛 | 4 月中下旬~9 月中旬 |
花椒跳甲 | 4 月上旬~8 月上中旬 |
花椒蚜蟲(棉蚜) | 4 月下旬~5 月上旬 |
桑盾蚧 | 5 月~9 月 |
5.3 調查記錄
5.3.1 花椒病蟲害調查包括發生率、病情指數和蟲口密度,調查表格式見附錄B。
5.3.2 病情指數表達計算公式:
5.3.3 花椒主要病蟲害分級標準見附錄C。
6 綜合防治技術措施
6.1 選用抗病性品種
6.1.1 在花椒銹病、窄吉丁嚴重發生區域,秦嶺以北可推廣種植獅子頭、秦安 1 號等品種;秦嶺以南宜發展鳳選 1 號及美鳳椒等品種。
6.1.2 推廣以優良品種為接穗、以米椒、豆椒或野生茍椒為砧木的嫁接花椒品種。
6.2 栽培管理措施
6.2.1 及時刮除干腐(流膠)病病斑和修剪瀕死、枯死的病蟲枝干,并集中燒毀。
6.2.2 椒園栽植密度控制在 50 株/667 m2~60 株/667 m2,修剪徒長枝。
6.2.3 秋季及時排除低洼粘土地椒園積水。
6.2.4 春季、秋末對花椒樹冠下土壤進行深翻、中耕。
6.2.5 入冬前用石灰-硫磺粉(10:1)對花椒樹干涂白,并對 1 年~2 年生幼樹進行培土保護。
6.2.6 椒園水肥管理、修枝和除草等措施參照DB61/T 72.3。
6.3 生物防治
保護利用七星瓢蟲、花椒嚙小蜂控制棉蚜、花椒窄吉丁;人工繁育釋放腫腿蜂控制花椒天牛。
6.4 藥劑防治
6.4.1 藥劑使用原則
以上為標準部分內容,如需看標準全文,請到相關授權網站購買標準正版。